服务热线
13761613451
18916735302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核电企业拟在某地建立一个核电科技园区,主要目的是进行核电技术的研发,但被当地民众误解为要建核电站,立马招致了反对,甚至有人上街抗议。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不了解与不信任,已成为摆在中国核电产业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做好科普宣传很重要,打消民众的疑虑很重要。政府、行业、媒体都需要在核电安全发展的过程中有所担当。只有不再“谈核色变”,核电产业方能卷土重来。
疑虑渐消 重启在即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中国核电行业一“沉寂”就是三年。尽管事故发生前,中国确定了“加快发展核电”的目标,并掀起过一股“核电热”。
但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暂停了所有内陆核电站建设,核电业发展也陷入低谷。
梳理后发现,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仅有此前已通过审批的江苏田湾核电站二期、中核集团的辽宁徐大堡项目、中广核集团的广东陆丰项目和中电投集团的山东海阳二期等项目被获准开工建设,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新项目获得审批。与之相对应的是,先前“核电热”中快速膨胀的相关设备厂商、储备人才等,在快速启动后又被踩了一脚“急刹车”,目前多处于低利用率状态。
在国家大力防治大气污染、发展非化石能源的背景下,核电发展迎来转机。今年1月,国家下发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稳步推进沿海地区核电建设,做好内陆地区核电厂址保护。政策层面再次释放出核电提速的信号。
如何才能不“谈核色变”
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不了解与不信任,已成为摆在中国核电产业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做好科普宣传很重要,要增加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了解,打消民众的疑虑。这一点在过去核工业商业化过程中未给予足够重视,加之媒体对福岛核事故极尽渲染,更给核电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面纱。
委员*弹认为,核电发展不应急起急停,应该平稳可持续发展,否则一个波峰造成设计、建造、生产方面的不足,一个波谷又造成资源闲置和转移。“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节奏,不利于核电行业平稳发展和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能源结构调整角度而言,发展核电已经没有异议了,关键是确保安全,平稳发展。”*弹指出,对很多国家而言,福岛核事故造成的“谷”已经过去,不少国家都在开工新建核电站。而中国前两年处于“谷”,是否又要迎来“峰”,在他看来,这样的大起大落都不利于核电行业的正常发展,建议制定明确的规划,给业界比较明晰的预期,使行业能够平稳可持续地发展。
此外,核电站建造的各个环节也要严把质量关。要培养高精尖的专业化队伍,从行业自身角度做到保质保量,让民众放心,否则心理障碍还要很多年才能破除。
总而言之,政府、行业、媒体都需要在核电安全发展的过程中有所担当。只有不再“谈核色变”,核电产业方能卷土重来。
上一篇 :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 三大细分行业需求爆发
下一篇 : 我国仪器仪表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待突破